开学前夕,19岁的广西柳州姑娘陈小萍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,一份是广西某教育学院的,一份是广西一所技工学校企业委培班的。一番犹豫后,陈小萍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,舍弃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到中职就读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像陈小萍这样不以文凭高低来选择就读院校的学生并非个例。当毕业证的含金量不再是由文凭高低决定,那他们眼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?
弃本科读中职成择校新现象
毕业于高级中学的陈小萍,报读的是高级技工学校委培班,该班班主任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,今年报到学生中,高考分数上三本线的有26人,上二本线的有3人,还有一名本科毕业生也来报名就读。自2011年学校开始与公司举办委培班以来,报读学员上二本三本线的人一届比一届多。
委培班的起点是要求高中以上学历,高中生学两年,大学生学一年,通过考核就可以获得维修工中级工证或高级工证,有了技能级别进入企业后也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薪资。像今年还有一名大学毕业生前来报名,就是冲着校企合作、定向就业来的。
在报名现场,记者注意学校与多家企业举办委培班,在这些班的报名咨询台前围聚的学生和家长都格外多些。
无独有偶。8月底,二职业技术学校开学迎新时,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中也有不少考上三本线的学生,他们大都是奔着二职校“中高职联合办学”的招生指标去的。
据媒体报道,从2008年起,湖北省就开始出现大量考生过了三本最低控制线却报读中职的现象。到2013年,在总体生源数下降的情况下,湖北省仍有两万名高考考生“回炉”读中职。其中,有很多考生达到“三本线”,选择放弃三本院校或高职高专而改读中职。可见弃三本读中职并非个别人一时的心血来潮,而成为很多人基于现实考虑后的择校新潮流。
保障就业学费减免升学通畅弃本科读中职的背后
从常理来说,三本再不济也是本科,中职却只相当于高中文凭,为何这么多人放着本科不读读中职呢?
家住防城港的蒋艺是一名体育特长生,今年高考他过了体育本科线,原本可以报读广西区内一所知名的独立学院,但每年1.3万元的学费让家境并不富裕的小蒋感到有些为难,而且毕业后就业出路也让他有些担心。后来他从朋友那了解到,读中职学校不仅免学费,而且在定向委培班就读就业有保障,学制只有两年,很快就可以毕业参加工作,为家里减轻了负担。经过权衡,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。
“选中职而放弃本科,不觉得遗憾吗?”
“没办法,这个社会很现实,我读书也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份工作。只有第一步先把工作找到,能养活自己,再想其他的。”蒋艺说,这是他自己的决定,家里人也都同意他的选择。
高中毕业生小李则表示,他的父母都是铁路职工,他们觉得铁路行业工作稳定、待遇不错,希望他也能入读铁道职业技术学院,将来能够顺利进入这个行业。而今年铁职院的对口单招竞争激烈,招生比例接近8∶1,因为没能通过对口单招,小李选择了职校“中高职联合办学”的方式“曲线救国”。
除了定向培养、联合办学等新颖的办学方式在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外,近年来,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在不断加大中职学校招生的筹码。
从2007年国家建立健全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开始,到2012年已经出台了一整套完善的中职免费教育政策。按国家中职教育的奖助政策:公办中职学校所有农村(含县镇)学生、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。一、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,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。
“较之普通高校每年几千或上万元的费用,孩子几年中职读下来,可节约四五万元钱。”南宁一名学生家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。
此外,随着中职升本“直通车”的开通,特别是近几年各地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,“3+2”模式中职直升高职、“3+4”模式中职直升本科等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台,一些学业优秀的中职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就可进入不错的本科院校。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认同度。
中职学校灵活的学制也是让大家愿意用脚投票的关键。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制安排,初中起点的学3年,高中起点的学2年,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只要学习1年,就可以拿到技校毕业证和相应的技能证书了。
“现在大家转变观念了,从文凭导向转变为就业导向了。”一名学生,通过3年中职学习拿到了中级技能证书,毕业后去了上汽通用五菱,一个月能拿四五千元,而同村有的同学读完4年大学却找不到工作,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会告诉大家,就业质量比文凭更重要。